甲方拒絕辦理工程簽證,乙方應如何應對?
工程簽證指的是建設工程的甲乙雙方或雙方代表在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以及在工程竣工結算完畢前對工程量、工程款、各類費用開支、工...
了解更多發改委1月19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就如何圍繞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若干要求,其中包括大力調整能源結構,即穩步推進水電發展,安全發展核電,加快光伏和風電發展,加快構建適應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新型電力系統,完善清潔能源消納長效機制,推動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與能源主管部門這份“指南”相對應的,是...
2021.01.30發改委1月19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就如何圍繞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若干要求,其中包括大力調整能源結構,即穩步推進水電發展,安全發展核電,加快光伏和風電發展,加快構建適應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新型電力系統,完善清潔能源消納長效機制,推動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與能源主管部門這份“指南”相對應的,是電力央企的碳達峰“計劃表”。
電投去年底就表示,計劃到2023年實現電投在國內的“碳達峰”,而截至去年底,該公司清潔能源裝機占比就已達到56.09%;華能集團近日也表示,確保到2025年華能低碳清潔能源裝機占比超過50%,未來5年清潔能源裝機達到8000萬-1億千瓦;能源集團日前透露,該公司未來5年預計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達到7000萬-8000萬千瓦;大唐集團1月21日的年度工作會提出,2025年非化石能源裝機超過50%,提前5年實現碳達峰。
公開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電力行業碳排放占比達41%。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裝機20.0億千瓦,其中火電12.3億千瓦,是未來十年碳達峰的“主力”。
2025年煤電或達峰值
華北電力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袁家海預測,我國煤電規模將在2025年前后達到12億千瓦的峰值。“若用電需求達不到預期水平,可選擇性地封存5000萬千瓦運行年限超過25年的煤電機組,無論如何都不應將煤電規模擴張到高于12.5億千瓦以上的水平。
“目前對電力系統碳達峰,大多基于電源類型進行測算,即某年電力系統碳排放量僅與該年份火電發電量有關,而與非火電電源發電量無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過程中不產生碳排放,因此碳排放的‘賬’由火電承擔。”北京先見能源咨詢有限公司總裁尹明告訴記者。
如何理解碳達峰對未來我國電力系統的發展路徑以及政策制定的影響?尹明表示,上述模式下的政策導向很明顯,火電發電量逐年下降,在電力市場中,盡量減少火電發電量,再以可再生能源發電替代火電發電量。
工程簽證指的是建設工程的甲乙雙方或雙方代表在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以及在工程竣工結算完畢前對工程量、工程款、各類費用開支、工...
了解更多被甲方拖欠工程進度款是施工企業最常見也是最鬧心的情況之一,一旦進度款被拖欠,施工方也無力支付相關勞務費、設備費、工資等費...
了解更多在工程行業,施工資質是進入市場的門檻之一,資質這條門檻跨不過去,就不要想著去接工程了。
了解更多施工合同,是甲乙雙方共同簽署的協議,有效的合同,對甲乙雙方均有約束力,因此,一旦產生工程款糾紛,合同就成了解決糾紛最重要...
了解更多